妙手神医,救人痛苦;医德高尚,医术如神;妙手神针,奇特疗法;医技高超,华佗在世……一面面锦旗,占据了诊室大部分墙壁,见证着患者对他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的极大肯定;望、闻、问、切,施针……一整套诊疗过程,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凭借着一把草药,一根银针,一颗救死扶伤的心,在中医道路上奋力前行30余载,用手中的银针书写着包头中医的传奇。他就是内蒙古名中医、包头医学院中医学系主任、包头医学院中医针灸研究所所长、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布赫巴雅尔。

1965年8月,布赫巴雅尔出生在土默特右旗小召子村一个村医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看着父亲用精湛的医术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患者,潜移默化地造就了他的人生理想: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1986年,布赫巴雅尔抱着传承中医传统、为百姓解除疾病痛苦、造福于民的理想,如愿考入辽宁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在校期间,跟随著名临床家、教育家,当代四大名医之一的彭静山教授学习眼针疗法,并成为其嫡传弟子,同时跟随号称“王一针”的针灸名家王斌、国医大师李玉琦学习针灸的精髓和观舌诊病之术。1991年,布赫巴雅尔毕业后被分配到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正式成为一名中医医生。
为了学科的发展,布赫巴雅尔2002年主持创立针灸推拿科,2004年带头在内蒙古西部区独家引进石学敏院士“石氏中风单元”疗法,完善了中风病的针灸治疗方案,并与包头医学院二附院合作建立了内蒙古唯一国家合作项目“石氏中风单元疗法”治疗脑中风。在他的带领下,包头医学院二附院针灸科发展规模5年一台阶,10年一飞跃,如今已形成了一支拥有2名针灸学博士、4名硕士的学术团队。其所创立的针灸科也被评为内蒙古重点专科、包头市重点学科。

中医上承先贤之智、下负万民之命。传道之责、救命重任,令布赫巴雅尔不能松懈,30多年一直坚持奋战在中医临床一线,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同时尊重患者、坚持医者父母心,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不管是高官显贵,还是平民乞讨者,在他眼中都一样。几十年的行医路上,他始终恪守一个原则:一个好的医生,无论是给谁看病,都得尽心尽力。
手握小小银针,选穴、着力、捻转、提插……每天在治疗床之间来回穿梭,这是布赫巴雅尔的日常,一根根银针,在他手中化成治病神器,为病人解除痛苦。通辽患者马景坤左脚伤病复发,连走路、上楼都成问题,辗转多家医院治疗也无济于事。后来,朋友向他推荐了中医针灸疗法。在朋友的引领下,马景坤来到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针推科。布赫巴雅尔仔细查看了马景坤的左脚踝关节伤处,并对其左右手腕把脉,随后手起针落,半小时后,当取下银针、让马景坤下地走走时,马景坤惊奇地发现,自己左脚踝关节处的疼痛感完全消失,自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经过1周的治疗,困扰马景坤2年多的老毛病被彻底治愈了,这让马景坤感激不已,并惊叹针灸的神奇。
65岁的王阿姨是一位中风导致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大小便失禁是中风的后遗症之一,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或者神经传导通路病变均可引起” ,布赫巴雅尔表示。因为大小便不能自控,患者非常急躁,经常乱发脾气,患者和家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根据王阿姨的病情,布赫巴雅尔在其肾经、任脉等穴位进行针灸,长针针刺次髎为主,并配合中药制剂治疗。针刺介入能提高患者括约肌的控制能力。经过半个多月的康复治疗,王阿姨大便恢复知觉,小便功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病情对日常生活能力的不良影响显著降低。

“中风后遗症的恢复情况,要视患者的病情及发生时间的长短而定,情况好的话,可以恢复自理能力。”布赫巴雅尔表示,急性期应积极治疗脑中风,恢复期注意康复锻炼,辅以针灸、按摩等,有助于恢复。
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他坚持每周3个半天门诊出诊,日均门诊量150余人,中午时间延长到13:30,全年门诊出诊量2万余人次,多年来居全医院之首。他坚持每周四科室查房,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讨论病案,做到对每一位患者负责;如果有患者没有挂到号,会为患者免费诊治;有年老体弱的患者,会安排其优先就诊;有家境贫困的患者,会为其减免治疗费用;有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和相关科室沟通,尽量当天做完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方案。多年来,布赫巴雅尔用针灸及中药疗法为脊髓空洞症、眼肌无力、难治性尿潴留、反复性痒疹、顽固性面瘫等数千疑难病、复杂病患者减轻了痛苦,病源遍布全国各地,远达美国、日本、瑞士、俄罗斯、韩国等国家。正是这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使布赫巴雅尔赢得患者赞誉、同事好评及同行认可。
2019年,布赫巴雅尔带领团队成功申报国家级吴阶平科研项目“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针刺对儿童抽动症疗效及机制的研究”,获得科研经费26万元。经过大量临床试验证实,通过针刺、中药、小儿推拿调理脾胃,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结构,进而缓解儿童抽动症临床症状。这一重要新发现,有助于改善儿童抽动症患儿的健康水平,为治疗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并为广大的患儿提供安全、绿色、有效的治疗手段,进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布赫巴雅尔作为包头市新冠肺炎防控治疗组中医专家组组长,多次深入一线定点医院会诊确诊病人,全面参与救治,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并制定了包头市防控疫情中医诊疗方案及出院留观患者的后期中医康复方案,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的特色治疗优势。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布赫巴雅尔的带领下,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针推科从无到有,现在已经成为技术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诊疗设备完善、本地区一流的学科,这些,渗透着他的心血和付出。布赫巴雅尔也先后被评为内蒙古名中医、内蒙古“草原英才”、内蒙古“草原健康卫士”、内蒙古“新世纪321人才”、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老蒙医药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包头市名中医、首批包头市优秀中青年蒙中医师、包头市“鹿城英才”、包头市“最美医生”等,国家首批、自治区唯一(通过国家认证的)小儿推拿服务机构负责人,自治区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学科带头人,自治区重点专科小儿推拿学学科带头人,自治区、包头市两级针灸院士(石学敏)工作站负责人。(周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