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老师是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蒙古族小学的科技辅导员,少数民族教师,赤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赤峰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曾获“全国航天特色学校”优秀教师。
从教30年来,她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学校和学生身上,用博大的爱心、无私的奉献和科学的理念,引领一批又一批的少数民族青少年走上科学探索之路,为促进基层民族小学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克服软硬件资源不足的困难,积极开展各类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航天特色的民族小学。

春花的个人成长之路,是从汉语零基础开始的。
春花出生在翁牛特旗最东部的一户蒙古族牧民家中,初中毕业以后,因为家庭困难曾一度放弃了学业,到村办小学当了几年教师。1993年,渴望知识的春花,考入赤峰市林东师范学校继续学习,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蒙古族教师。
然而,站在三尺讲台上,春花才发现语言是她教书育人道路上的大障碍。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我在20岁之前既不会说汉语,也不会写汉字!”春花说。
于是,20岁的春花,从汉语拼音开始学,从一勾、一点、一撇、一捺开始练,和学生一起学起汉语。由于学校缺少师资力量,在后来的20多年教学工作中,她当过班主任,教过语文、数学、社会、自然等诸多科目。为了当好一名合格的教师,她始终坚持学习各个科目的知识,汲取多元化的知识,为之后担任科技辅导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科技教育是一个陌生名词,也是一陌生领域,这在翁牛特旗也不例外。
“2006年,我担任科学课专任教师,使我很快有了新的认知,科技辅导员这个岗位大有可为。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春花总结科技教育经验,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在科学育人的岗位上,为一批批学子圆科技之梦插上翅膀。
科技教育之路,从无到有,从有到硕果累累。

2015年,在当地科协和教育部门的倡导下,乌丹蒙古族小学参与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开展主题为“航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调查。活动的举办,为春花开展“航天科技教育”提供了最初的思路。她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我爱中国航天”的科技作品制作活动。她说:“当时所谓的‘科技作品制作’活动,只是以生活中的塑料瓶、一次性纸杯为原材料,变废为宝,制作航天飞船或火箭模型。由于时间有限,原本没有抱太大期望,但同学们完成的作品却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平时只在书本和电视上见过的火箭飞船,通过有限的素材,制作成了独一无二的科技作品,有的在船身上绘制了精美的图画,有的还贴上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装饰品,这让春花看到了科技教育的魅力与希望。恰逢学校搬迁到新校址,于是,春花主动请缨,专职做起了科技教师。没有场地,她把新校址的多媒体会议室改造成了校园科技馆;没有教材,她就一词一句地把汉语翻译成蒙文;遇到生僻的词汇,就“全家齐上阵”,甚至打电话向在浙江上大学的女儿求助。

在春花老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乌丹蒙古族小学的科技教育尤其是航天科技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了做好科技教育,春花常年保持刻苦学习的好习惯,不断加强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她的课程因科学实验奇妙,科学理念前卫,受到学校师生的一致肯定。为了更好地开展科技教育,以春花命名的“春花科普工作室”也正式挂牌成立。
近年来,乌丹蒙古族小学连续多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活动示范单位”、自治区和赤峰市优秀活动组织单位,被中国宇航学会授予“全国航天特色学校”称号。春花老师荣获全国航天科技教育优秀教师、内蒙古自治区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赤峰市优秀科技辅导员、赤峰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她指导的学生在自治区和赤峰市两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和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近30项。
春花对科技教育颇有心得:用爱教学,从小事做起。

“要教好科学课,做一名合格科技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热爱科学,热爱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只有对学生用心,工作才能顺,方法才能对,效率才能高。”这是春花的切身感悟。
春花说:“与农村小学生不同,牧区的生活相对分散,从这里来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家普遍离学校很远,他们平时住校,周末回家以后还要帮父母做家务,很多学生甚至连手机都没有,课余生活相对单调而匮乏。科技教育和科学课,就成为了他们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春花爱自己的学生,学生们总是回馈她意想不到的感动。有一年冬天,春花到北京参加培训,科学课也因此中断了1个星期。返回翁牛特旗的那天,她还没走进学校大门,就发现2个学生在操场上站着,翘首以盼地看着门口。看到老师回来了,他们更是兴奋地前来迎接。事后,春花才知道,为了等自己回来上科学课,俩人已经在零下十几度的寒冬里,站了整整1个小时。
“就像我的名字一样,我希望自己能播下科技教育的种子,让科学之花在翁牛特旗、在整个内蒙古大草原上绽放!科技教育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全身心的投入,荣誉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今后的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我会继续发扬创新精神,把科技教育推上新的台阶。”春花说。(王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