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第二大脑」的肠道,不仅仅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同样也是我们最重要的免疫系统之一。尤其对于处于肠道成长关键期的宝宝来说,肠道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长发育,所以关注重点要有所侧重。为什么这么说?
那是因为,当孩子出生以后,固有的生理功能就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比如他们的胃部可以分泌胃蛋白酶并存在胃液等,比如他们的肠道具有吸收营养的功能,这些在未出生或者刚出生的时候就具备了。
但是有一项内容,对消化至关重要,却是在宝宝出生以后才开始从头建立,那就是:肠道菌群。肠道不快活,孩子也就更难以自由成长与探索,而在肠道成长的关键期,我们如何让孩子消化好,茁壮成长?今天就和大家从什么是肠道菌群以及如何建立肠道菌群来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01,什么是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又称为肠道微生物,是生活在肠道内的微生物的总称。不过,别小看肠道微生物,它们的存在可以说是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简单做个对比,我们人体的细胞数大概是40-60万亿左右,而肠道微生物的数量高达百万到千万亿;我们人体的细胞种类也就是几十种,而肠道菌群的种类高达上千种。
这样一看,这到底是人还是肠道菌群的基地呢?
其实,经过无数年进化适应,肠道菌群已经成为了人体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他们在人体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这些菌群,不是与生俱来的。
02,肠道菌群如何建立?
宝宝在母体内基本上是无菌的状态,只有出生以后,来到这个充满了微生物的世界,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有微生物,我们喝的水中有微生物,我们吃的食物上也有微生物,我们穿的衣服也有微生物,于是,这些微生物也就开始来到了我们体内开始定植。
不过,想要来到体内肠道,并不那么容易,人体可是有免疫的哦。
这里我们以凝结芽孢杆菌为例,来了解下肠道微生物的定植之旅。
凝结芽孢杆菌是一种可以产生芽孢的杆状菌,本质上是属于乳酸杆菌门类的。这种菌最早是上世纪中叶被科学家分离出来的,而它本身就是我们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也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1】。
当我们接触食物、水的时候,凝结芽孢杆菌也会随着一起进入体内。
他们首先要接触的是口腔和食管,不过,在这之前,往往要经历温度的第一步考验,毕竟不少时候我们的食物会经过加热如蒸煎炸炒等处理。
而凝结芽孢杆菌能够耐受较高的温度,研究发现,凝结芽孢杆菌在85℃的盐水中加热30分钟,他们的活细胞数量并没有显著减少。这就保证凝结芽孢杆菌能够扛得过较高温度而不被灭活,这样才能来到人体。
当然,不仅仅是高温,常温同样也是个考验,不少微生物只能在低温情况下才能很好地保存,一旦温度提升,哪怕是常温下,也会很快就死亡了。所以这也是凝结芽孢杆菌的一大优势,就是在常温下,也能稳定的存在。
不过,接下来,就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考验了,因为胃酸来了。
我们的胃部里存在着非常强烈的胃酸,ph值可以达到2-3左右,这种强酸性情况下,很多生物直接就被酸性消灭了。
那么凝结芽孢杆菌扛得住吗?答案是可以的。研究发现,凝结芽孢杆菌在ph2的人工胃液中可以稳定存活3小时以上。
接下来,通过了胃部,就来到了肠道,这个时候,就看凝结芽孢杆菌能否形成优势菌群从而存活了。答案也是可行的。
凝结芽孢杆菌这种肠道菌群,是可以顺利通过高温、ph的考验,最后来到肠道,并对人体的肠道状况做到维持作用【2】。
这就是肠道菌群的意义,凝结芽孢杆菌作为肠道菌群的一员如此,其他肠道菌群也一样,能够经受得住胃酸和高温的考验,最后植到肠道,成为人体的一部分,对人体发挥有益作用。
03,益生菌
基于此,研究人员发明了一个新的名词来定义这些肠道菌群,那就是:益生菌。
顾名思义,就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菌。
这个名字很讨巧,那就是,必须对人体有益,所以并非所有肠道菌群都是益生菌,比如大肠杆菌同样是肠道菌群,但是摄入会有害,自然就不属于益生菌了。而凝结芽孢杆菌这种就是益生菌。
当前已经有很多零食、健康食品含有益生菌,大家可以试着选择一些类似的产品。
家长对宝宝的健康都十分关注,而正处于肠道功能建立的关键期,肠道菌群是重中之重,关系到了宝宝的消化和健康问题。
家长们要做好均衡膳食,让孩子尽量不挑食,这样才能让肠道菌群得以顺利建立。
1 、Nakayama O. Spore-forming lactic acid bacteria. Food Processing 1966; 2: 25–7.
2 、Ara, Katsutoshi, et al. "Effect of spore-bearing lactic acid-forming bacteria (Bacillus coagulans SANK 70258) administration on the intestinal environment, defecation frequency, fe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rmal characteristics in humans and rats." Microbial Ecology in Health and Disease 14.1 (2002):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