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快捷菜单
科普中国APP
云上科普
科普中国微信
网上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科协OA办公
科普草原(蒙古文)
移动客户端
  • 首 页
  • 走进科协
  • 要闻动态
  • 科学普及
  • 学会学术
  • 信息公开
  • 机关党建
  • 服务平台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技先锋
张笑妹:坚守青春梦 为农情满怀
发布时间:2022-07-15 17:01:10
点击量:1035
来源:内蒙古科技报

张笑妹,包头市农牧科学院技术研究所高级农艺师,作为一名80后农业科研工作者,参加工作十二年来,一直奋战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田间地头有她忙碌的身影,科技培训有她深情的讲解,技术指导有她细心的交流。凭着对工作满腔热情,张笑妹利用自己的技术和专业特长带领当地农民群众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0715003_002_01_s

在田间技术指导中,张笑妹总是先把手机号码、单位电话留给农户,以便农户在遇到难题时可以随时得到解答。在每年的春耕备耕之际,在包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各个帮扶点都可以看到她向农户询问种植意向、宣讲政策和技术、帮助取土化验的身影;在庄稼生长的关键时刻,总能看到她在田间地头查看作物长势、指导农户如何浇水、施肥的身影。同时,根据不同的农事季节,她还会组织农户现场参观先进的农业种植基地,通过科技园区示范户现身说法和田间实际效果来引导农户自觉采用农业先进技术。通过示范、观摩、学习,技术被农户接受了、运用了、推广了,庄稼也有了好收成,这是张笑妹最满足的事儿,她觉得,一切都值了!

在从事信息工作中,张笑妹把搞好宣传作为爱好。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她通过网上查资料、实践中积累摸索、向老同志虚心求教等方式,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短短几年间,她从一名普通职工,转变为业务骨干、股室负责人,从刚开始的门外汉,成为了大家公认的“业务通”和“多面手”。仅2018年1年的时间,张笑妹向包头市农牧业局报送信息298条,全部被采用,超额完成任务(任务为120条),其中有近30%信息是她自己撰写的。

在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张笑妹认真负责,撰写材料句句斟酌,字字推敲。从承担办公室工作到担任业务股长,工作任务量极大,她经常起早贪黑、通宵达旦地加班,从不叫苦叫累,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她先后主笔撰写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团队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专项、内蒙古人才开发基金项目、包头市青年创新人才项目、包头市科技培训专项等,共争取资金103万元。此外还帮助对口帮扶的田禾种养殖农民合作社、内蒙古田养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欣禾农业公司等申报自治区及包头市农业项目,共帮助争取资金150万元。

十余年来,张笑妹先后参与撰写并实施科研项目数十项,累计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8种,新技术26项。2016年,作为第一完成人,张笑妹选育出适合包头地区种植的草莓品种“蒙香1号”;2017年,她作为主持人申报《包头市设施番茄控肥增效集成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获得2018年包头市青年创新人才项目,争取了2万元的项目经费;2017年张笑妹作为团队骨干成员,主持申报了内蒙古草原英才创新团队——马铃薯侧播绿色高产集成技术创新人才团队,2018年获得自治区审批,项目经费获批30万元,均产4000kg/亩以上,较常规种植增产30%,高产区甚至突破5000kg/亩,总施肥量较常规施肥减少20%—30%,产出利润率较常规种植提高11.1个百分点,马铃薯高垄侧播绿色高产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于2018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丰收三等奖;2019年她主持申报了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已获得自治区审批;2019年—2021年,作为项目实施的主要成员,张笑妹撰写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包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助力脱贫攻坚项目,该项目已获得自治区审批,争取到了10万元经费,并已顺利完成验收。

由于业绩突出,张笑妹先后荣获“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内蒙古自治区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并于2018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511人才”培养团队成员赴澳大利亚研学,起草调研报告1份上报包头市政府;由她主持、参与的项目,共荣获内蒙古丰收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包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6篇、合著书籍2本,自主研发实用型技术专利3项,撰写内蒙古地方标准1项、包头市地方标准2项,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包头市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稳产增产、农牧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张笑妹也以一名基层农业科研人员的炙热情怀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诠释了自己对农业的梦想和情怀。(本报记者  李琳)

责任编辑: 赵乐文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分享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蒙ICP备12001196号-2  

地址: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新华大街70号内蒙古科协大楼  蒙公网安备 15010302000731号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 网站首页
  • 走进科协
  • 要闻动态
  • 科学普及
  • 学会学术
  • 信息公开
  • 机关党建
  • 专题专栏
张笑妹:坚守青春梦 为农情满怀
发布时间:2022-07-15
来源: 内蒙古科技报

张笑妹,包头市农牧科学院技术研究所高级农艺师,作为一名80后农业科研工作者,参加工作十二年来,一直奋战在农业生产的第一线,田间地头有她忙碌的身影,科技培训有她深情的讲解,技术指导有她细心的交流。凭着对工作满腔热情,张笑妹利用自己的技术和专业特长带领当地农民群众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0715003_002_01_s

在田间技术指导中,张笑妹总是先把手机号码、单位电话留给农户,以便农户在遇到难题时可以随时得到解答。在每年的春耕备耕之际,在包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各个帮扶点都可以看到她向农户询问种植意向、宣讲政策和技术、帮助取土化验的身影;在庄稼生长的关键时刻,总能看到她在田间地头查看作物长势、指导农户如何浇水、施肥的身影。同时,根据不同的农事季节,她还会组织农户现场参观先进的农业种植基地,通过科技园区示范户现身说法和田间实际效果来引导农户自觉采用农业先进技术。通过示范、观摩、学习,技术被农户接受了、运用了、推广了,庄稼也有了好收成,这是张笑妹最满足的事儿,她觉得,一切都值了!

在从事信息工作中,张笑妹把搞好宣传作为爱好。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她通过网上查资料、实践中积累摸索、向老同志虚心求教等方式,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短短几年间,她从一名普通职工,转变为业务骨干、股室负责人,从刚开始的门外汉,成为了大家公认的“业务通”和“多面手”。仅2018年1年的时间,张笑妹向包头市农牧业局报送信息298条,全部被采用,超额完成任务(任务为120条),其中有近30%信息是她自己撰写的。

在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张笑妹认真负责,撰写材料句句斟酌,字字推敲。从承担办公室工作到担任业务股长,工作任务量极大,她经常起早贪黑、通宵达旦地加班,从不叫苦叫累,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尤其是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她先后主笔撰写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团队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专项、内蒙古人才开发基金项目、包头市青年创新人才项目、包头市科技培训专项等,共争取资金103万元。此外还帮助对口帮扶的田禾种养殖农民合作社、内蒙古田养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欣禾农业公司等申报自治区及包头市农业项目,共帮助争取资金150万元。

十余年来,张笑妹先后参与撰写并实施科研项目数十项,累计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8种,新技术26项。2016年,作为第一完成人,张笑妹选育出适合包头地区种植的草莓品种“蒙香1号”;2017年,她作为主持人申报《包头市设施番茄控肥增效集成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获得2018年包头市青年创新人才项目,争取了2万元的项目经费;2017年张笑妹作为团队骨干成员,主持申报了内蒙古草原英才创新团队——马铃薯侧播绿色高产集成技术创新人才团队,2018年获得自治区审批,项目经费获批30万元,均产4000kg/亩以上,较常规种植增产30%,高产区甚至突破5000kg/亩,总施肥量较常规施肥减少20%—30%,产出利润率较常规种植提高11.1个百分点,马铃薯高垄侧播绿色高产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于2018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丰收三等奖;2019年她主持申报了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已获得自治区审批;2019年—2021年,作为项目实施的主要成员,张笑妹撰写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包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助力脱贫攻坚项目,该项目已获得自治区审批,争取到了10万元经费,并已顺利完成验收。

由于业绩突出,张笑妹先后荣获“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内蒙古自治区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并于2018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511人才”培养团队成员赴澳大利亚研学,起草调研报告1份上报包头市政府;由她主持、参与的项目,共荣获内蒙古丰收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包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6篇、合著书籍2本,自主研发实用型技术专利3项,撰写内蒙古地方标准1项、包头市地方标准2项,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包头市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粮食稳产增产、农牧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张笑妹也以一名基层农业科研人员的炙热情怀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诠释了自己对农业的梦想和情怀。(本报记者  李琳)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蒙ICP备12001196-1号 蒙公网安备15010302000731号

地址: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新华大街70号内蒙古科协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