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快捷菜单
科普中国APP
云上科普
科普中国微信
网上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科协OA办公
科普草原(蒙古文)
移动客户端
  • 首 页
  • 走进科协
  • 要闻动态
  • 科学普及
  • 学会学术
  • 信息公开
  • 机关党建
  • 服务平台
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技先锋
庞英军:托起孩子的科技梦
发布时间:2022-07-27 15:23:38
点击量:1088
来源: 内蒙古科协科技信息传播服务保障中心

2015年,庞英军来到刚刚建校四年的呼伦贝尔市中心城新区新海中学任党支部书记、校长。到任后,她综合学校情况,确立了发展愿景和奋斗目标: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育优师,创名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办特色学校。“当时在海拉尔乃至呼伦贝尔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没有先例,大家都毫无头绪,从哪里下手、开设哪些课程、课程怎么上,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几天后,庞英军在全校大会上提出了“科技创新教育”的设想,要打造属于学校自己的亮点。“当时,我只是想给全体教师树立一个奋斗目标,坚定一个发展信念,把大家的心聚拢起来。”庞英军坚定地对老师们说:“如果我们这样一所教师队伍年轻、学习能力强的学校不去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呼伦贝尔的科技创新教育很难起步,我们就要勇挑重任,开创全市科技创新教育的先河,带动引领更多的学校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此后,庞英军多方寻找资源、查阅资料,她让老师们在自主选择课程的基础上,给老师们压担子分配任务,就这样陆续开设了航模、创客、3D打印、机器人、兴趣实验、微电影、编程和人工智能等科技类课程。 

微信图片_20220727151730

老师们不知从何下手,她请来当时在海拉尔小有名气的科技教师王超和通辽五中的张立斌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并创造机会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开阔眼界;人手不够,她与呼伦贝尔学院联系,请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做助教,并与呼伦贝尔市科技馆建立馆校共建机制,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在科普传播、教学实践、双向培训、实验创新等方面开展合作;没有资金设备,她无数次地去有关部门单位寻求项目和设备支持,并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组装3D打印机、航模等。她带领师生走进职业技术学院、呼伦贝尔通用航空机场和神宝煤矿现场体验智能化设备、开阔视野;有天赋的孩子,家长怕影响学习,不支持学科技课程,她亲自去家访做工作劝孩子回到科技课堂……那段时间,庞英军一有空就出去找项目、拉赞助,到底走了多少路,说了多少好话,庞英军自己也记不清了。

新海中学科技办主任盛晓军是学校最早的科技老师,那时候机器人编程是最难的,由于没有经验,也没有技术,盛晓军也是硬着头皮接下了这门课程。“第一次出去参赛,什么也不懂,由于差距大,没能取得好成绩,但是却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盛晓军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出去参赛时的场景。从那以后,只要有比赛,盛晓军都会参加,因为他觉得只有不断比赛,才能提高认识,提高水平。

在新海中学第二课堂,人工智能社团的孩子们正在校长庞英军的指导下开展科技创作。“这台机器可以检测声音分贝大小,超过设定值时,它会找到声音的源头,并拍照发给指定手机。特别适合用在自习课上,这样同学们就不会交头接耳了。”初一学生杨俊哲演示了他研发的自习室纪律抓拍技术。“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在心里播下这种科技创新的种子,给他们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庞英军表示。平日里,各个科技教室的钥匙就放在门框上面,学生放学后或者放假的时候,随时都可以过来学习,有需要老师帮助的时候,他们也会提前和老师打招呼。“以前都是老师带着学,现在变成了自己主动学,达到了我们预期效果。”庞英军如是说。

微信图片_20220727151743

2015年,新海中学成立了校科协,校科协下设八个创新工作室,开设20多节课程,每个工作室都由学生组团负责。学生与老师互为队友,互相学习探讨。“目前我们工作室的十几台3D打印机都是由学生组装调试完成,航模M60的设备仓也由工作室自主制作。”在一旁的盛晓军说。

七年来,在庞英军的带领下,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逐渐喜结硕果,师生们科技创新热情高涨,在自治区乃至全国的青少年科技赛事上屡屡摘金夺银,学校也在科技特色引领下得到了全方位跨越式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来新海中学取经实施创新教育,她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创新人才培养梦。庞英军个人也先后荣获自治区级教学能手、自治区优秀科技志愿者,呼伦贝尔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优秀校长、名校长和“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周亚军)

责任编辑: 赵乐文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分享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蒙ICP备12001196号-2  

地址: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新华大街70号内蒙古科协大楼  蒙公网安备 15010302000731号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 网站首页
  • 走进科协
  • 要闻动态
  • 科学普及
  • 学会学术
  • 信息公开
  • 机关党建
  • 专题专栏
庞英军:托起孩子的科技梦
发布时间:2022-07-27
来源:  内蒙古科协科技信息传播服务保障中心

2015年,庞英军来到刚刚建校四年的呼伦贝尔市中心城新区新海中学任党支部书记、校长。到任后,她综合学校情况,确立了发展愿景和奋斗目标: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育优师,创名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办特色学校。“当时在海拉尔乃至呼伦贝尔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没有先例,大家都毫无头绪,从哪里下手、开设哪些课程、课程怎么上,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几天后,庞英军在全校大会上提出了“科技创新教育”的设想,要打造属于学校自己的亮点。“当时,我只是想给全体教师树立一个奋斗目标,坚定一个发展信念,把大家的心聚拢起来。”庞英军坚定地对老师们说:“如果我们这样一所教师队伍年轻、学习能力强的学校不去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呼伦贝尔的科技创新教育很难起步,我们就要勇挑重任,开创全市科技创新教育的先河,带动引领更多的学校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此后,庞英军多方寻找资源、查阅资料,她让老师们在自主选择课程的基础上,给老师们压担子分配任务,就这样陆续开设了航模、创客、3D打印、机器人、兴趣实验、微电影、编程和人工智能等科技类课程。 

微信图片_20220727151730

老师们不知从何下手,她请来当时在海拉尔小有名气的科技教师王超和通辽五中的张立斌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并创造机会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开阔眼界;人手不够,她与呼伦贝尔学院联系,请来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做助教,并与呼伦贝尔市科技馆建立馆校共建机制,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在科普传播、教学实践、双向培训、实验创新等方面开展合作;没有资金设备,她无数次地去有关部门单位寻求项目和设备支持,并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组装3D打印机、航模等。她带领师生走进职业技术学院、呼伦贝尔通用航空机场和神宝煤矿现场体验智能化设备、开阔视野;有天赋的孩子,家长怕影响学习,不支持学科技课程,她亲自去家访做工作劝孩子回到科技课堂……那段时间,庞英军一有空就出去找项目、拉赞助,到底走了多少路,说了多少好话,庞英军自己也记不清了。

新海中学科技办主任盛晓军是学校最早的科技老师,那时候机器人编程是最难的,由于没有经验,也没有技术,盛晓军也是硬着头皮接下了这门课程。“第一次出去参赛,什么也不懂,由于差距大,没能取得好成绩,但是却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盛晓军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出去参赛时的场景。从那以后,只要有比赛,盛晓军都会参加,因为他觉得只有不断比赛,才能提高认识,提高水平。

在新海中学第二课堂,人工智能社团的孩子们正在校长庞英军的指导下开展科技创作。“这台机器可以检测声音分贝大小,超过设定值时,它会找到声音的源头,并拍照发给指定手机。特别适合用在自习课上,这样同学们就不会交头接耳了。”初一学生杨俊哲演示了他研发的自习室纪律抓拍技术。“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在心里播下这种科技创新的种子,给他们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庞英军表示。平日里,各个科技教室的钥匙就放在门框上面,学生放学后或者放假的时候,随时都可以过来学习,有需要老师帮助的时候,他们也会提前和老师打招呼。“以前都是老师带着学,现在变成了自己主动学,达到了我们预期效果。”庞英军如是说。

微信图片_20220727151743

2015年,新海中学成立了校科协,校科协下设八个创新工作室,开设20多节课程,每个工作室都由学生组团负责。学生与老师互为队友,互相学习探讨。“目前我们工作室的十几台3D打印机都是由学生组装调试完成,航模M60的设备仓也由工作室自主制作。”在一旁的盛晓军说。

七年来,在庞英军的带领下,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逐渐喜结硕果,师生们科技创新热情高涨,在自治区乃至全国的青少年科技赛事上屡屡摘金夺银,学校也在科技特色引领下得到了全方位跨越式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来新海中学取经实施创新教育,她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创新人才培养梦。庞英军个人也先后荣获自治区级教学能手、自治区优秀科技志愿者,呼伦贝尔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个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优秀校长、名校长和“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周亚军)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蒙ICP备12001196-1号 蒙公网安备15010302000731号

地址: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新华大街70号内蒙古科协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