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24日,第十届国际制冷学会固态制冷及材料应用国际会议在包头成功召开。会议由国际制冷学会主办,中国制冷学会、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卢布尔雅那大学、中科院理化所低温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包钢集团、包头稀土研究院、中国北方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制冷学会和包头市金蒙汇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共有来自全球13个国家及地区的200余名代表参会。
会议开幕式由本届会议主席、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罗二仓研究员主持,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中国制冷学会高级顾问、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孟庆国教授致开幕辞,国际制冷学会Didier Coulomb总干事、包头市科技局杨军局长、会议组委会联合主席、包钢集团刘振刚副总经理致欢迎辞。
孟庆国在开幕辞中表示,随着制冷、供热领域能源转型的发展,国际上也非常重视其它制冷技术的研究,比如固态相变热效应的制冷技术。与目前在蒸汽压缩循环中使用的商用制冷剂不同,固态制冷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很小,因此,固态相变热效应为研发新一代绿色制冷技术和满足特殊应用场景对制冷的需求提供了选择。本次会议所在的城市——包头,被誉为“世界稀土之都”, 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冶炼和新材料生产基地,希望来自全球的各位业界同行在充分交流、分享经验的同时,加强与包头市的稀土产业开展更进一步的合作,让科研和产业赋能互补,共同推进固态制冷与材料应用技术的的发展。
本次会议共邀请了5个全体大会报告,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胡凤霞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钱苏昕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钱小石教授、卢布尔雅那大学Andrej Kitanovski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共开设:Magnetocaloric Devices、Magnetocaloric Materials 、Barocaloric Cooling and Materials、Elastocaloric Materials and Devices、Electrocaloric Materials and Devices、Optical cooling and Materials等12场专题研讨会,就大家共同关心的固态制冷、供热和发电领域的最新研究与发展,包括磁热效应、弹热效应、压热效应和电热效应、新型固态工程技术和原型设计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
会议期间,会议代表参观了包头稀土博物馆以及包头市金蒙汇磁材料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