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科协“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科协的精心指导下,包头市各级科协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交出了新时代赶考路上的合格答卷。先后获得全国首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全国首批创新驱动示范市、自治区首个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荣誉,多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突出政治属性
包头市科协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科协组织的“根”和“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科协各项工作的主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包头作出的“一个创新、三个实现”重要指示,面向科协系统和科技工作者举办专题辅导讲座29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组织实施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项行动和弘扬工程师文化专项行动,举办主题展、宣传宣讲、展映活动200余场,北方兵器城入选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在科协官网、微信公众号开设“弘扬科学家精神”专栏,大力营造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
以科创平台建设为抓手 集聚创新资源
集中力量推进“科创中国”平台包头站点建设,通过走访对接、宣讲培训,引导企业上平台、用平台,通过平台发布需求、获取资源、达成合作,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推动355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3759位专家入驻“科创中国”科技创新融通平台,发布科技需求1120项、科技成果2052项,成功对接934项;聚力创新资源导入,积极主动与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对接联系,争取中国科协定向服务包头市的产业科技服务团13个,科技服务团专家来包调研指导38次,走访对接企业69家,征集挖掘技术需求336项,解决技术问题82个。
以科技产业契合为核心 增强创新动能
包头市科协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助力企业自主创新,提升科技创新升级。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拓展合作网络,依托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的科技交流合作,举办跨区域学术交流、成果推介、双招双引活动,开展跨区域创新培训,组织专家学者等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聚焦重点产业,举办“科创中国”北斗应用技术高峰论坛等高端学术活动20余场;举办“包头科技成果大讲堂”“校企通大讲堂”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活动70余场,推介科技成果376项;举办创新方法、技术经理人培训23期,认证国家一、二级创新工程师、技术经理人1069人。
以人才引育集聚为重心 聚合创新活力
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项目搭平台聚人才,推动头部企业、高校院所牵头发起成立学会,通过上引下联,承接国家、自治区产业技术学术交流活动,集聚相关领域院士专家,助力赋能产业发展;积极发掘优秀科技人才、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大力举荐优秀科技工作者参评国家级、自治区级奖项,坚持把人才工作的核心对准产业发展靶心;引进“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落户包头,推进海外智力服务包头,成功获批内蒙古首家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成立包头市“科创中国”青年创新创业百人会,定期举办青年科技沙龙,促进科技人才、企业家和创投家的交流合作。
以提升科学素质为支撑 厚植创新沃土
夯实科普工作基础,坚持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推进全域科普。以基层党建带动科普,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400余场;以科技教育联动科普,通过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等科技赛事,激发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热情和动力;以文旅建设驱动科普,建成自治区首个科普公园,成功争取自治区“科普+旅游”项目,建成基地5家;以品牌打造推动科普,组织实施“双百”助力“双减”专项行动、“碳达峰碳中和”科普专项行动等活动,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入选“科创筑梦 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试点城市,成功建成全国科普教育基地3个、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33个。
下一步,包头市科协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工作主线,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核心要求,着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坚持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吸纳引导更多本土人才、行业专家为科技事业发展提思路、解难题,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