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以来,乌兰察布市科协在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科协的关怀指导下,科普科创事业蓬勃发展,立足“四服务”职责定位和“两翼”发展目标,大力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为该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科协力量。
为着力创建“叫得响、树得牢、推得开”的党建品牌,不断提升党建质量,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乌兰察布市科协持续推进“红+蓝”党建品牌推广。通过“一栏一表一单一榜”“比武争星”等形式,以“狠抓‘亮晒比’、弘扬‘党建红’、映亮‘科普蓝’”为主题,扎实推进“亮晒比”行动,创新型打造“红+蓝”党建新品牌,取得党建、业务“双丰收”。同时,借助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推广“红+蓝”党建品牌,宣传创新性党建工作方法,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22年5月,乌兰察布科技馆建成开放,结束了乌兰察布市14年没有科技馆场馆的历史。该馆的建成开放壮大了自治区现代科技馆体系,增强了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对于推动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助力乌兰察布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网红科技感应门、全息风扇屏、眼疾手快、VR体验……每逢节假日,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新华街街道古城社区科普馆都热闹非凡,辖区居民和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体验起了各种新颖的科普项目。2023年9月,社区科普馆在乌兰察布市科协的支持下对外开放,是集惠民性、科学性、趣味性、普及性为一体的示范性社区科普体验馆。社区科普馆的建成,为社区居民“零距离”感受科技魅力搭建了“线上+线下”的现代化科普平台,对于面向广大居民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乌兰察布市科协围绕“五大人群”不同特点,针对性地实施“四项工程”,圆满完成“十三五”该市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的目标任务。
田间试验、高产示范、指导培训……入驻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甜菜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农户在甜菜种植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研究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科技小院,一头连着高校科研,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研究生们深入各乡镇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将实验室搬到生产一线,通过开展现场教学,把实用技术送到田间,从实践中研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打通农业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乌兰察布市积极推进科技小院建设,目前已获批5家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完成16个市级“科技小院”项目建设,覆盖马铃薯、杂粮、蔬菜等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全市现代化农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乌兰察布市科协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举办了首届“科创行”活动、第五届机器人大赛、第 39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推选表扬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科普信息员、优秀科技志愿者,建立“科技工作者精英人才库”“马铃薯种薯科技协会”“科技工作者精英人才库”等,通过赛事、论坛、培训、观摩等形式,联动凝聚各方资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搭桥铺路、保驾护航,为乌兰察布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