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草原学会根据内蒙古草原生态重要性,结合学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诸多新挑战,转变思想作风,强化责任担当,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学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提供着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学术交流方面,学会坚持加强草业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产学研管用深度合作,助力我区草业高质量发展。举办“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学会年会暨草地生态保护与管理研讨会”“干旱区草原生态修复与利用学术交流研讨会”,参与协办第八届“中-日-韩”国际草地大会等高端学术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就退化草地生态修复与家庭牧场现状进行调研,围绕干旱区草原生态修复与利用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了深入充分的研讨,共同交流讨论形成了荒漠草原综合治理与合理利用新思路。
主办《草原与草业》期刊,以“保护草原生态,传播草业科学,引导草业发展”为办刊宗旨,秉承严谨科学、公开择优录稿的原则,在学科内已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期刊。该期刊是自治区草原、草业行业内唯一的省级学术期刊,拥有独立的“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和“邮发代号”,在国内外公开发行。该期刊主要以季刊发行,开本16开,每册页码64页,2020年至2024年平均每年发行期刊3520册,《草原与草业》编辑部已出版发行36期期刊,总第157期。编辑部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重庆维普”国内三家较权威的网络数据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使期刊能够多方面、多渠道的进行广泛宣传,方便广大读者、作者获取论文资源。此外,主办单位于2020年第2期开始,按照新闻出版有关规定,对期刊进行了全面升级改版,并重新组建了期刊编委会和编辑部,定期刊载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期刊质量、稿件内容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学会自身建设方面,草原学会党支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积极构建坚强党组织,不断深化党的建设。坚持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确保全体党员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养提升,增强党员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推动草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有效促进学科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党建活动,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学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在课题研究方面,学会于2022年承接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建设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并组织专家及相关技术人员提交项目建议书报告文本及译文(英文)文本、投资概算表、附图等全套文件,协助完成国内及外方现场评审等工作;2022年,申报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内蒙古科协科技期刊资助项目”,经专家评审,《草原与草业》期刊符合申报要求,并于2022年年底签订了项目实施合同,2023年开始实施并完成。
未来,内蒙古草原学会将紧紧围绕自治区“五大任务”对科技创新和生态领域的发展需求,在干中学、学中干,体现行业价值,加强和各级草原部门在科研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基地共建等方面的合作,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进一步提升我区草原保护建设水平,为我区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贡献生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