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政府网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快捷菜单
科普中国APP
云上科普
科普中国微信
网上工作平台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科协OA办公
科普草原(蒙古文)
移动客户端
  • 首 页
  • 走进科协
  • 要闻动态
  • 科学普及
  • 学会学术
  • 信息公开
  • 机关党建
  • 服务平台
首页 > 要闻动态 > 科协要闻
“稀引创新 智造未来”——稀土产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包头市举办
发布时间:2025-05-01 23:24:54
点击量:63
来源:内蒙古科协科技信息传播服务保障中心

4月28至29日,由内蒙古科协、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内蒙古科技厅主办的“稀引创新 智造未来”稀土产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包头市举办。中国科协白家庄办公区党委副书记、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明杰,内蒙古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赵远亮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内蒙古技术经理人代表、稀土产业相关企业代表、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人员等70余人参加培训。

郑明杰表示,本次活动聚焦稀土产业,将“技术经理人培训”与“科创会客厅”深度结合,既是对包头创新势能的精准赋能,更是对国家稀土战略的积极响应。希望技术经理人主动对接企业创新需求,挖掘转化科技成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助力区域产业发展。

赵远亮在致辞中表示,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全区正在深入实施“科技突围”行动,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科技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全社会形成了共同谋划创新、推动创新的良好氛围。内蒙古科协积极发挥优势,为地方桥接全国学会优质科技人才资源和科创成果资源,培育高素质复合型技术经理人队伍,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技术经理人作为连接实验室与市场的“摆渡人”、科学家与企业家的“架桥者”,是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关键力量。希望能够以此次培训活动为契机,彼此加强合作与交流,及时跟踪科研进展、推动成果转化落地,共同推动稀土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培训班邀请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秘书长杨晓非,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院长汪斌等专家作专题培训。内蒙古科协兼职副主席,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包头稀土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鹿城实验室主任张新房以《稀土产业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途径》为题作主旨报告。

在圆桌讨论环节,来自高新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代表围绕技术经理人在稀土产业链中的角色与价值展开深入交流,进行了多视角的思想碰撞。一致认为,技术经理人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稀土产业上下游资源。一方面,要积极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沟通平台,推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前沿技术成果与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有效衔接,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另一方面,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反馈行业需求与技术发展趋势,为当地制定产业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有力支撑,助力稀土产业链在技术创新驱动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1

随后,参训人员前往包头稀土研究院、内蒙古北方稀土磁性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实训,深入稀土新材料中试示范基地等科研生产一线,与稀土研究院专家及企业技术代表开展面对面交流研讨,围绕稀土材料研发、成果转化路径、产业应用场景等关键环节,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共同探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务实举措。

2

科创会客厅作为本次培训活动的又一个创新模式,再一次掀起了参与者的研讨热潮。各位专家、企业家、技术经理人进行了交流互动,围绕稀土在特种材料、冶金、能源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合金、稀土催化材料和稀土涂层等相关技术进行深入探讨,部分企业和技术经理人表示会进一步对接相关成果,实现合作共赢。

本次培训活动聚焦“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与“稀土科技成果转化”,通过“理论+实战+场景”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技术经理人直观把握产业发展,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战技能,为有效促进技术供给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实现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和稀土产业有效对接,加快稀土产业链关键技术本地化转化应用提供了实践支撑。(乔予莘)

 

 

 

责任编辑: 赵乐文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打印
分享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蒙ICP备12001196号-2  

地址: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新华大街70号内蒙古科协大楼  蒙公网安备 15010302000731号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 网站首页
  • 走进科协
  • 要闻动态
  • 科学普及
  • 学会学术
  • 信息公开
  • 机关党建
  • 专题专栏
“稀引创新 智造未来”——稀土产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包头市举办
发布时间:2025-05-01
来源: 内蒙古科协科技信息传播服务保障中心

4月28至29日,由内蒙古科协、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内蒙古科技厅主办的“稀引创新 智造未来”稀土产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包头市举办。中国科协白家庄办公区党委副书记、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明杰,内蒙古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赵远亮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内蒙古技术经理人代表、稀土产业相关企业代表、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人员等70余人参加培训。

郑明杰表示,本次活动聚焦稀土产业,将“技术经理人培训”与“科创会客厅”深度结合,既是对包头创新势能的精准赋能,更是对国家稀土战略的积极响应。希望技术经理人主动对接企业创新需求,挖掘转化科技成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助力区域产业发展。

赵远亮在致辞中表示,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全区正在深入实施“科技突围”行动,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科技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全社会形成了共同谋划创新、推动创新的良好氛围。内蒙古科协积极发挥优势,为地方桥接全国学会优质科技人才资源和科创成果资源,培育高素质复合型技术经理人队伍,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技术经理人作为连接实验室与市场的“摆渡人”、科学家与企业家的“架桥者”,是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关键力量。希望能够以此次培训活动为契机,彼此加强合作与交流,及时跟踪科研进展、推动成果转化落地,共同推动稀土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培训班邀请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秘书长杨晓非,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理事长、北京高精尖科技开发院院长汪斌等专家作专题培训。内蒙古科协兼职副主席,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包头稀土新材料技术研发中心主任、鹿城实验室主任张新房以《稀土产业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途径》为题作主旨报告。

在圆桌讨论环节,来自高新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代表围绕技术经理人在稀土产业链中的角色与价值展开深入交流,进行了多视角的思想碰撞。一致认为,技术经理人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稀土产业上下游资源。一方面,要积极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沟通平台,推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前沿技术成果与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有效衔接,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另一方面,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反馈行业需求与技术发展趋势,为当地制定产业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有力支撑,助力稀土产业链在技术创新驱动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1

随后,参训人员前往包头稀土研究院、内蒙古北方稀土磁性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实训,深入稀土新材料中试示范基地等科研生产一线,与稀土研究院专家及企业技术代表开展面对面交流研讨,围绕稀土材料研发、成果转化路径、产业应用场景等关键环节,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需求,共同探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务实举措。

2

科创会客厅作为本次培训活动的又一个创新模式,再一次掀起了参与者的研讨热潮。各位专家、企业家、技术经理人进行了交流互动,围绕稀土在特种材料、冶金、能源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合金、稀土催化材料和稀土涂层等相关技术进行深入探讨,部分企业和技术经理人表示会进一步对接相关成果,实现合作共赢。

本次培训活动聚焦“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与“稀土科技成果转化”,通过“理论+实战+场景”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技术经理人直观把握产业发展,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战技能,为有效促进技术供给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实现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和稀土产业有效对接,加快稀土产业链关键技术本地化转化应用提供了实践支撑。(乔予莘)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蒙ICP备12001196-1号 蒙公网安备15010302000731号

地址: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新华大街70号内蒙古科协大楼